【博物馆实习记】当农大学子遇上千年文物:一场跨越时空的成长之旅

发布者:古力美娜·柯尔克孜拜发布时间:2025-08-13浏览次数:11

初闻要到博物馆实习时,六颗年轻的心同时雀跃起来。我们会成为文物讲解员吗?能参与文创设计吗?怀揣着这样的期待,我们开启了与新疆博物馆的奇妙邂逅。

在文创部的实习生活中,我们被分为不同岗位:公众号运营、产品讲解、文创销售。从最初的生疏到渐入佳境,每个人都收获了独特的成长印记。

记得第一次拍摄文创产品时,我这个摄影小白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调整角度、光线,重拍了好几次。当最终成片获得认可时,那种成就感让我瞬间理解了老师常说的:实践是最好的老师。通过产品摄影和推文撰写,博物馆始终致力于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。

在自治区博物馆实习的这段日子,我们有幸参与了文创产品的英文翻译与校对工作。为了把产品译得既准确又有韵味,我们会查阅资料,翻阅史书。当看到指导老师指着我们的译文点头,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——原来英语专业的我们,真的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把新疆故事讲给世界听。

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,我们常被指导老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。某次为即将上市的新品核对资料,团队反复确认到深夜;每次推文发布前,总要经过三轮以上的校对。这些细节让我们明白:所谓专业素养,就藏在这些一丝不苟里。

这段实习最珍贵的收获,是让我们对新疆历史文化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。当拍摄文物时我们看到小小的文创产品对文物的一比一还原,当亲手触摸那些文创产品背后的故事,当向来访游客讲述文物前世今生时,我们仿佛成了历史的传声筒。正如老师所说:你们就像文化的种子,要把新疆的瑰宝播撒到更远的地方。

这段跨越千年的对话仍在继续。在博物馆的每一天,我们都在见证历史,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。期待更多小伙伴能来到这里,发现文物背后的温度,书写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