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以修身,读以明志——外国语学院耕读教育分享会圆满举行

发布者:古力美娜·柯尔克孜拜发布时间:2025-10-16浏览次数:10


1014日下午16时,外国语学院“耕以修身,读以明志”主题耕读教育交流分享会顺利举行。本次分享会面向学院2024级全体同学,旨在通过分享与交流,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耕读精神,感悟实践真知,实现知行合一的全面成长。

分享会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。活动伊始,辅导员韩信老师率先登台,为同学们深刻阐释了耕读教育的深远意义。

首先由韩老师指出,“‘耕’是脚踏泥土的实践,是汗水中的坚韧与担当;‘读’是仰望星空的求索,是思想里的深邃与明澈。”他鼓励外院学子将劳动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,在知行合一中锤炼品格、明确志向,努力成长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。随后进行的先进个人分享环节,三位“耕读教育先进个人”代表——夏依旦·依沙江、伍丽涵、申林于同学,用最真挚的语言,讲述了她们在番茄厂那段独特而宝贵的耕读实践故事,带领大家共同回味了那段充满汗水与思考的时光。


夏依旦·依沙江同学分享了她从起初对包装流程的生疏,到主动请教、熟练操作的心路历程。她坦言,在番茄厂后包装车间的每一天,都让她对“扎根边疆、服务三农”的信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。

伍丽涵同学则以“坚守”与“适应”为关键词,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夜班的艰辛与温暖。昔日食堂里的“笑谈”,化作今日苦中作乐的珍贵友谊,她让大家看到,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,更在于品格的塑造

申林于同学的分享则充满了细节的哲思。她从历史课本上遥远的“耕读”二字谈起,将番茄厂质检贴标岗位上的专注定义为“耕”,将返校后对实践的复盘与思考定义为“读”。

三位同学的分享朴实而深刻,故事平凡却动人,为在场的所有同学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生动的耕读画卷,引发了阵阵共鸣与深思。本次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成果的展示,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动员。相信所有同学都能将今天的感悟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让耕读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,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,既做勤学的读书人,也做笃行的实践者,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。

经耕读教育带队老师推荐,耕读教育“先进个人”与“先进班级”,拟推荐名单,公示如下: